wwww.chihan@mail.com
添加时间:从语音、图文到VR,再到直播,“云游”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给公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专家战冬梅表示,“云游”把握住了疫情时期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快速发展又为景点开展云服务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持,推动“云游”从概念走向现实。
烧钱造车,投新车的运营方式一直持续到10月份,迎来了高潮。配合免费骑,一元月卡等用户运营手段ofo在17年10月20日宣布日订单达到3200万单。这个pr数据虽然有一定水分,但摩拜和ofo加起来有4000万+的日订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经过顶点后就是急速坠落。12月行业迎来了最重要的转折点。按照剧本,ofo和摩拜的投资人开始撮合合并。17年9月份北京出台单车限投令,随后朱啸虎就开始放风“合并才有出路”。在经过10月份的需求波峰后,各家对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了基本的了解。11月底经由滴滴主导的ofo和摩拜合并谈判开始。但由于一直做leader的戴威不愿意放弃控制权,合并谈判搁浅了。其实当11中旬滴滴委派的多名高管由于与戴威意见不合离开ofo的时候,合并失败的结果就已经不难预计了。当18年1月份ofo最大的鼓吹者朱啸虎将自己手中的股份以及“一票否决权”卖给阿里的时候,合并的大门彻底关上了。而朱啸虎似乎成了这场单车大战的唯一挣钱的投资人。
被外界一直认为是“农村包围城市”成功案例的哈罗,其实在获得蚂蚁3.5亿美金投资以前,在二三四线城市投放量仅在200万辆左右。选择三四线城市并没有从单量上给哈罗带来特别的效率优势。同样是100万辆车,投在北京单一市场的单量可能是2-30个三线城市的单量的1-2倍。出行行业还是规模取胜。
另一方面,滴滴也在与车企积极合作,拓宽护城河。2018年年初,滴滴与十多家制造商推出了一个汽车共享网络。随后,滴滴与包括日本巨头丰田在内的31家公司组成了更大的联盟,在销售和融资方面展开合作,并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和行业标准。在过去一年,滴滴分别与车和家成立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车和家将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与北汽新能源宣布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运营和AI领域,开发专门用于共享出行的定制网约车,今年3月已交付10000万辆EU5网约车;与大众汽车成立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上海。
ofo和摩拜在2016年10月拿到滴滴和腾讯的投资后都开始国际化战略。包括车辆在内两家公司合计投资超过了3亿美金,投放了接近100万辆单车。从单量结果来说,除了创始人们在世界主流媒体上刷足存在感外,这3亿美金基本上是交学费了。但这也不单是这两家公司的问题,各个国家本土市场的单车企业做的也是非常艰难。新加坡的obike已经在新加坡停止运营了。Limebike如果没有滑板车离停止运营估计也不远。所以,全球的单车企业辛苦一年半,得出的结论就是,共享单车除了在中国可行以外,在其他国家没有大面积运营的机会。虽然海外市场每个国家、城市都不同,但总结下来单车公司在海外面临3个不同于国内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骗补疑云难去 坚瑞沃能负债超200亿或被暂停上市上市公司坚瑞沃能(300116.SZ)的一纸公告,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动力电池制造商沃玛特的现实困局暴露无疑。据坚瑞沃能此前发布的公告,收到大股东李瑶的申明书,确认深圳市沃特玛电池2018年度将发生严重亏损,实际已无法完成业绩承诺,并且差额巨大,业绩对赌失败。按照《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和《盈利预测承诺及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李瑶将使用其名下公司的股份和自有资金对坚瑞沃能的业绩进行补偿,补偿金额上限为52亿元。